脆皮豬是一種隱藏在市集的小吃,尤其現在市面上兩款大推的脆皮豬,分別是「有利脆皮豬」和「踏輕脆皮豬」,心裡真的超級期待!聽說這兩款都是目前大家爭相推薦的美食,而我,小玉,終於也有機會來親自品嚐了。每次看到網上的食評,我總是會好奇地想:這到底是什麼味道,能讓大家這麼瘋狂呢?

踏輕脆皮豬,這名稱就感覺很現代、很特別,讓我好奇它會帶來什麼不同的驚喜。而
有利脆皮豬,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傳統的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家人聚餐時的溫馨時光。

總之,我真的超級興奮!不知道這兩款到底哪一個會更加打動我的味蕾呢?接下來的試吃之旅,我會用最真實的感受,告訴大家我的心得哦~期待我的分享,也期待這場味覺的盛宴!

什麼脆皮豬呢?

脆皮豬如何烤出絕佳的脆皮,坊間真的有各式各樣的說法,而大廚們大多也有著自己的獨門配方和烹調心法。不變的目標就是:如何讓豬皮的水分減到最低,確保膠原蛋白轉化且脂肪能適度流出,同時確保豬肉質地鮮嫩多汁。脆皮豬絕對是眾人的心頭好,每個人都期待那脆皮在咬下的瞬間,能發出令人滿足的咔嗞聲。

適量的鹽巴塗抹在豬皮上,的確可以幫助豬皮除去多餘的水分;而在豬皮上刻上刀痕,則可以促使水分和脂肪在烤制時更容易流出。有趣的古老技巧就是在脆皮豬上淋上些許的蒸餾水果酒(schnapps),據說其中的酒精成分有助於分解脂肪。

當脆皮豬烤制進入尾聲,真正決定其脆皮完美與否的,其實就是豬皮中所殘留的水分。這些微小的水分會停留在皮的表層,當水分開始蒸發時,便會形成那令人垂涎的小泡泡狀。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建議利用已預熱的烤箱(180~200℃〔356~392℉〕)或僅用上層烤熱源,以輻射熱的方式均勻加熱豬皮。放置脆皮豬的時候,要確保其表面平坦,以確保受熱均勻,烤出的豬皮就會相當酥脆。

踏輕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誰跟我一樣,吃肉是日常的小確幸嗎? 我不只是個肉食愛好者,我的舌頭還特別挑剔呢,吃肉的標準自然不能太低,不好吃的真的不想碰啊~

看韓劇的時候,那畫面上脆皮豬五花在烤盤上的滋滋聲總是讓人超級心動,但我更喜歡在家舒適的沙發上,邊吃飯邊看劇,這樣的吃飯氛圍餐廳是比不上的。

包裝衛生值得信賴

最近買了很多人都大力推薦的踏輕脆皮豬五花和踏輕霜降厚切豬,它的真空包裝看起來非常乾淨衛生,讓我一看就安心了,除了網購外,他們也有實體門市可以直接買喔。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小玉之前也試著做過脆皮燒肉,真的很麻煩,加上烤箱空間有限,就算只烤一條也要花兩三小時呢!所以當店家之前一度供不應求,我真的很能理解,因為烤箱的容量就那麼大,不可能隨便增加數量,過多的食材也可能會影響烤箱的溫度,進而影響食物的品質。所以小玉在這裡真心想對店家說,辛苦了。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踏輕脆皮豬口感說明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那脆皮豬的口感真的超讚,三層肉上的豬皮烤得超脆,尤其放在烤盤上烤的時候,我都忍不住邊切邊偷吃一小口,肉汁四溢真的讓人停不下來!這踏輕脆皮豬真的調味得太完美了,單吃就有炭烤的香氣和微微的甜味,而那層脆皮,咬下去的喀喀聲真的超治癒的,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老實說,單吃原味就已經很滿足了,但如果再搭配上那秘傳的香辣粉,真的是錦上添花!家裡的每個人都愛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那個讓人讚不絕口的脆皮,皮脆肉嫩,每一口都充滿了咬勁。

踏輕脆皮豬香料醃製真的很上手,肉質烤得外脆內嫩,外層的部分有時會稍微焦一些,但那是正常的哦!

醃製得很完美,完全沒有豬腥味,小玉非常喜歡!但如果你對於這些香料不太能接受,建議還是要考慮清楚再決定購買喔!

踏輕脆皮豬四大口味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柴燒脆皮豬(前腿)

柴燒脆皮豬的前腿部分就是非常大推的原味!吃一口,完全被那肉質偏瘦的細膩口感給迷住了。真的超級清爽,一點也不油膩!柴燒的香氣真的好獨特,每次吃都覺得像是在品味一場味蕾的音樂會呢~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柴燒脆皮豬(五花)

OMG!那個肥而不膩的感覺,搭配脆皮,簡直是味蕾的小天堂。每一口都像是在享受一場頂級的SPA,讓我完全停不下來!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柴燒孜然脆皮豬(五花)

加了孜然的風味真的太有異國風情了!孜然的香氣和柴燒五花肉真的是絕配,吃起來就像在遠方的異國旅行,每一口都超級有感覺~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柴燒咖哩脆皮豬(五花)

這款帶有印度咖哩風味的柴燒脆皮豬五花,咖哩的香濃搭配五花肉的滑嫩,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味一場印度的風味冒險,如果喜歡挑戰不同的風味,這一個口味真的大推啊!

像小玉這樣的食愛者,居然能遇到這四款絕世美味的柴燒脆皮豬!從瘦身友善的前腿,到那滑嫩五花,再到帶有異國孜然和印度咖哩風情的五花肉,每一口都有它獨特的口感。

而最讓我心動的,除了那絕美的口感,還有它們超值的價位。對於我這種愛吃但又要精打細算的女生來說,真的是太完美了!

各位朋友啊,如果你們和小玉一樣愛好美食,真的不要錯過這踏輕脆皮豬的四大絕味啊!~ 💖🐷🍴

踏輕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有利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利脆皮豬》真的是女孩們的小確幸啊~只要$100元到$500元都可以帶一點回家!

小玉一到店就二話不說直接掏出$200元,但在小玉看來,似乎還有點少哦XD。

光是外觀就已讓人心動到不行,真的是超級酥脆的樣子!回到家後,那令人心醉的脆皮香氣仍然瀰漫在空氣中,簡直讓人無法抗拒呀~而且,脆皮豬還附上洋蔥、辣粉、和小玉超愛的梅子粉!

踏青脆皮豬VS新莊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口感的決戰:脆皮豬的烹

有利脆皮豬烘烤特色

有利脆皮豬都是用精選的五花肉然後吊在特製的鐵筒裡,用炭火慢慢烘烤。每次烤都是約三十條,一整天差不多烤80條,真的建議要預定喔!

製作有利脆皮豬的過程真的超級細緻!他們堅持使用臺灣的活體豬,再加上他們的秘制香料一起醃製,再風乾15小時,然後又經過30小時的風乾淬煉、鎖住肉汁。最後還要再烘烤2小時,這樣整整32小時才完成一條!老闆你太辛苦了吧!看到那酥脆又香氣四溢的脆皮豬出爐,真的讓人口水直流,超級誘人!💕🐷🍴

有利脆皮豬的口感說明

小玉要推薦給大家有利脆皮豬的那個辣粉喔!吃起來超級像小玉最喜歡的卡拉姆久洋芋片的味道,而且最後那一點中藥的甘甜,真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辣粉帶的那一點點刺激感,真的讓脆皮豬更加又香又辣,超級滿足啦!😋

而且搭配梅子粉真的是太有創意了!尤其當小玉覺得吃多了有點小膩的時候,撒上梅子粉之後感覺又可以再戰好幾塊呢!女孩子們真的要試試看喔~🐷🌶🍴

有利脆皮豬的口味

噢對了,小玉特地查了一下喔~有利脆皮豬在官網和實體店現在只推出了一種口味呢!雖然口味選擇不是很多,但對於像小玉這種有時候會猶豫不決、選擇性障礙的小姐姐來說,真的是太適合不過啦!不用再花時間選擇,建議跑現場會比較好~😆🛍

有利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有些店鋪是否沒有在營業,務必去之前要先打電話喔

區域 門市名稱 門市地址 營業時間
總店 西大總店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453號 週一至週日 12:00-20:00
雙北 新北淡水店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26號1樓 週二至週日 15:00-23:00
週六、週日12:00-23:00
基隆店 基隆市七堵區南興路66-8號 週一至週日 10:30-20:30
(週三公休)
臺北臨江店 臺北市大安區臨江街110之一 週二至週日 07:00-13:00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新北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自信街26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萬華三水店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091店鋪 週二至週日 08:30-15:00
新北中和店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148巷23弄36號
(勝利市場)
週二至週五 08:30-14:30
週六至週日 08:30-16:00
(週一公休)
新北永和店 新北市永和區勵行街81號 週一至週日 08:00-14:00
新北板橋店 板橋區民享街116巷1之1號
(板橋埔墘市場,埔墘蘿蔔糕-正對面)
週二至週日 08:00-14:00
週五週六加開 16:00-19:00
三重店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北路119號 週二至週五 12:00-17:00
週六至週日 08:30-17:00
三重忠孝店 三重區忠孝路二段68號 週一 15:00-23:00
週二:公休
週三至週五 15:00-23:00
週六至週日 14:00-23:00
蘆洲店 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72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2:00
桃園 桃園南門店 桃園市桃園區南昌西街3號
(南門市場編號038店面)
週二至週日 08:3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八德店 桃園市八德區福國北街66號 週二至週日 10:30-20:00
(週一公休)
桃園南崁店 桃園市蘆竹區南竹路3之5號 週一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龍崗店 桃園市中壢區前龍街59號 週二至週日 07:30-14:00
(週一公休)
楊梅埔心店 桃園市楊梅區新興街92巷2號 (籌備中)
新竹 竹北店 新竹縣竹北市竹仁街24號(第一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園區店 新竹市東區寶山路442號 週一至週五 11:00-19:30
週日 11:00-20:00 (週六公休)
新豐店 (籌備中) (籌備中)
湖口店 新竹市湖口鄉中正路一段69號  
竹東店 竹東中央市場公園迴廊17號攤位
(客家傳統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苗栗 頭份店 苗栗縣頭份市信東路二段35號 週一至週日 16:30-22:30
(週四公休)
苗栗店 苗栗市米市街73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臺中 臺中向上店 臺中市西區向上市場13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週一公休)
臺中水湳店 臺中市北屯區中清路二段187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3:30
(週一公休)
臺中豐原店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122號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中新光店 臺中市東區十甲路600號
(新光市場F03攤位)
週二、四至日 14:00-19:00
(週一、三公休)
臺中太平店 臺中市太平區太平路486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9:00
臺中一中店 臺中市北區育才街29號  
彰化 彰化店 彰化縣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37號 週一至週日 09:00-20:00
彰化員林店 彰化縣員林市民生路77號 週二至週五 08:00-15:00
週六至週日 08:00-16:00
(週一公休)
南投 南投店 南投縣南投市南陽路94號 週二至週日 10:00-20:00
(週一公休)
南區 雲林虎尾店 雲林縣虎尾鎮中正路95號 週二至週日 11:00-20:00
(週一公休)
嘉義文化店 嘉義市文化路85號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週一公休)
臺南國華店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二段117-1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南永康店 臺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282號 週二至週日 13:00-19:00
(週一公休)
高雄德民店 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977號(三街59號) 週一至週四 14:30-19:00
高雄自由店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三路261號(F區16號) 週二至週日 11:30-18:00
(週一公休)
屏東潮州店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57號
(潮州尚青黃昏市場新址)
週一至週日 13:00-19:00

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的終極結論評比

比較項目 踏輕脆皮豬 有利脆皮豬
口感 9.6/10 9.1/10
口味選擇 四種口味可以選擇 9.2/10 單一 8.5/10
官網購買便利性 官網時常推出優惠,真空包裝在家用氣炸鍋即可再次烹飪,選購商品眾多,可一站式全部購齊。 9.8/10 商品種類偏少,建議到現場購買比較新鮮。 9.0/10
總合評分 9.5/10 8.8/10

經過詳細的試吃評比後,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均有各自的特色與優點。有利脆皮豬的口感深受一部分人喜愛,雙方都有購物官網,對於懶人來說,多了購買的便利性。

然而,考量到口味的多元選擇,踏輕脆皮豬確實在這方面展現出優勢,為吃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綜合各方面因素後,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食客,那麼踏輕脆皮豬絕對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踏青脆皮豬VS新竹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現代都市生活中,尋找一道真正能夠觸動味蕾的料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被工作與生活的節奏推著走,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對於食物的要求和期待。然而,踏輕脆皮豬的出現,重新點燃了我們對美食的熱情。

踏輕脆皮豬,正如其名,每一口都散發著脆皮的香脆和豬肉的鮮美。它完美地體現了傳統烹調技巧與現代飲食趨勢的交融,使得這道料理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生活品味的昇華。踏輕脆皮豬VS南崁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踏輕的獨特製作方法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夠品嚐到最上乘的脆皮豬。而它所帶來的便捷和快速,使得我們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也能輕鬆擁有一餐高品質的食物。踏青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總之,踏輕脆皮豬不僅僅是一道料理,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讓我們與踏輕脆皮豬共同度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享受那份獨特的美味和時尚的生活品味。踏輕脆皮豬VS楊梅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

回家的路 文/笨笨的食堂 周末,母親說:回趟老家吧。從啟動車子,到抵達老家王村口,看看時間,整個車程,不過短短一個小時。 而曾經,回一趟家,是需要整整半天的。 小時候對坐車的記憶,是路途漫長、道路顛簸,且黃沙飛揚。早的時候,王村口到縣城只有一趟車,從安口方向走,一天一趟,清晨五六點鐘天還是蒙蒙亮就出發,中途停車休息一會,到得縣城也就已經是中午了,萬一遇上車壞了,也許就得在路上耗上一天,因此要出門就得起早。我一向視早起為畏途,何況是早起坐車。因此,小時候對出門的感覺,實在是說不上好。 初次去縣城,只有四五歲,記憶卻十分深刻。那是第一次跟著父母去城里走親戚,帶著一個孩童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滿懷期待上了車。大概也就坐了半個多小時吧,那連續的轉彎、刺鼻的汽油味讓我開始暈車,一路不住地哭鬧。母親將我抱在懷里,給了我一個小洋娃娃,試圖分散我的注意力。雖說當年玩具是奢侈品,然而在那種巨大的眩暈面前毫無作用,我哭著鬧著要“下車回家”,父母親束手無策。那時因為路況車況都差,王村口到縣城不啻于現在到杭州,甚至還要遠,因此中途就要歇腳。那天母親一直哄著我說,馬上就到了,馬上就到了。后來車在一個叫黃石玄口的地方停了下來,我看到父母親都松了一口氣,帶著我下了車。黃石玄口車站應該是當時那條線路上的一個大站,后來好幾次坐車也都是在那里中途休息,站里還有個小店,在那里歇過以后我就沉沉睡去,之后的旅途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總算是艱難地抵達了縣城。一路上,為了讓我感覺舒服點,母親一直開著車窗,車外漫天飛揚的塵土弄得臉上身上一層厚厚的灰塵。事實上,那些年只要坐車,不管車窗是否開著,下車時都是風塵仆仆的樣子。這是我對道路、坐車最初的印象,后來就對出門這件事心懷畏懼,很多年都怕坐車。 上初中以后,王村口經焦灘、石練方向到縣城的道路通車。記得當時街坊鄰里們奔走相告,大家的神情都滿是欣喜,說,這邊的道路既近又直,以后到縣城就快得多了,而且一天有兩趟車,想去縣城可以上午去,也可以下午去,很方便,云云。確實,比起安口方向要足足半天的車程來說,這邊近三個小時的車程算是快的了,而且道路相對平直,只是仍然盤山、仍然是沙子路,車子開動起來仍然塵土飛揚。有一年暑假,上高中的我帶著外甥女回家,一個大孩子帶著一個小孩子,說也奇怪,原本嚴重暈車的我因為有責任在身,車也不暈了,一路陪著外甥女玩游戲。記得那天天氣很好,初夏的陽光有點逼人,十點來鐘,客車快到一個叫“豬腰嶺”的村子時,卻突然出了故障,拋錨不動了。開車師傅滿頭大汗,搗鼓了許久車仍然沒有啟動的跡象。時間很快到了十一點多,那時車上沒有空調,全車的乘客都既熱又餓且渴,就在大家煩躁焦急的當口,一個瘦小的身影跑過來,近了才看到是一位老太太,還顛著一雙小腳——她是來招呼大家吃飯的。村子距離車拋錨的地方有一兩里路,也不知她是如何知道消息的。那天中午,老太太家里燒了兩大鍋的面條,招待了全車的乘客。有人覺得不好意思不肯去,被她硬拉著去了她家,有人覺得應該給老人家付點錢的,被她堅決地拒絕了。吃完面條,她端上來一大壺的涼茶,讓大家就在她家歇著,等車修好。二十多年過去了,那位老太太顛著一雙小腳樂呵呵忙前忙后的身影始終留在我的腦海里,成為那條道路上最恒久的溫暖記憶。 后來,道路硬化,告別了一坐車就全身灰撲撲的日子。再后來,石王公路一期、二期工程相繼啟動,隨著隧道一個接一個的打通,2009年,在西部鄉鎮群眾的熱切盼望中,石王公路全線通了車。老百姓口中的“新路”筆直寬闊,車程極大地縮短,從縣城到王村口,不過短短一個小時,不再經過昔日豬腰嶺、牛尾崗那些大山之中的村子,更不用說安口方向的盤繞崎嶇、滿面塵沙的遙遠記憶了,少時坐車的那些體驗,在今天和女兒說起來,她已是無論如何不能理解的了。這些年,隨著家庭用車的添置,已幾乎不再去擠客車,然而那些關于坐車的回憶,以及母親的懷抱、那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依然是心頭不能磨滅的溫馨。這是當年交通不便的時代記憶,回頭細想,竟也有著別樣的溫暖。 一段道路的巨大變遷,就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幾十年間,從足足半天的車程到一個小時,不異滄桑巨變,紅色古鎮的人們,也因了道路的暢通和方便,旅游業發展得欣欣向榮。而我恰年值不惑,或多或少地見證了這條道路幾十年來變遷的歷史,與有榮焉。 記得把笑容帶回家 文/王子華 那天妻子有事路過我工作的單位,于是便進來跟我打聲招呼。正巧那會兒我在接待一個客戶,于是給她倒了杯水,便又接著忙自己的去了,等忙完了再去找妻子,卻發現她正似笑非笑地看著我。 “怎么啦?”我不解地問,以為自己哪兒不對勁,沒想到妻子卻眨了眨眼睛說:“原來你在單位笑得這么開心的啊。”我頓時不明白,最近也沒發生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妻子見我一臉地茫然,這才告訴我,她發現我在家的時候總是悶悶不樂地,所以今天其實是特意到我單位來了解情況的。 “現在看到你沒事,我也放心了,回去跟媽和兒子也有個交待了。”妻子故意做出一副長長地松了一口氣的樣子,讓我感動,同時也深深地慚愧。因為工作調崗了,我每天要面對一些客戶的詢問甚至刁難,笑容因此成了必備品,因此回家的時候,就不愿意再笑,卻沒想讓關心我的家人產生了誤解。聽了我的解釋,妻子反倒來安慰我,讓我不要有太重的心理負擔。“家是港灣,你該怎樣還是怎樣。”妻子笑著說。 妻子走后,我卻陷入了思考,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在工作中表現出自己最完美的形象及狀態,衣著光鮮,言辭得體,笑容溫暖,回到家后卻又將最差的一面展現在家人面前。下班到家后,我在大門口停住,先將嘴角上揚后才打開家門,笑逐顏開地說:“我回來啦!”聽到我的聲音,母親、妻子和兒子紛紛跑出來,拿鞋的拿鞋,倒水的倒水,兒子更是膩在我身上問:“爸爸,你今天這么開心,是不是發獎金啦?” “別黏著你爸爸,他累了!”妻子把兒子從我身上拉下來,母親更是心疼地為我端來一碗熱熱的鮮雞湯。在全家人的歡聲笑語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一天的疲憊消失怠盡,我才真正的明白家的意義所在,彼此呵護,才能夠互相溫暖。 回家的路 文/沈小小的 臨走的時候,Q對我說,給你找個干凈的袋子,順便把貓屎帶下去扔吧。我接過這個任重道遠的任務,裹緊已經很厚的大衣,走進夜色中。 城里小巷的風,比我預想要大,停下腳步把衣服領子豎得筆直,可是還是很冷。我想起小時候W總是把我抱在懷里,用柔軟的肚子幫我暖手腳,無奈一晃那么多年,自己竟然還沒學會讓自己暖和。恍惚間走出去好遠,與無數個垃圾桶擦肩而過,竟然全然忘記手腕間還晃著一袋帶點重量的貓屎。好在,最終還是想起來,把它給扔了。 路過Coco,肚子還很飽,可是想了想,決定買杯奶茶。想起每次Q和H總是一臉鄙視說喝完肥死你,可是天氣冷的時候,我最愛的項目,應該就是在街邊吃燙呼呼的烤紅薯,或者是抱一杯熱奶茶暖手……身邊總是會有很多養眼的妹子經過,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在云藝等H,她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天啊,人群中你太好認了!”眼前的玻璃印著一副呆滯的臉,頭發長了,可是還是沒燙沒染沒拉,奇怪,時間把成長堆到了哪里,為什么那么多年,仔細一看還像曾經一樣土。 拿上奶茶,擠進公交,意外碰到了P。他手里提著超市戰利品,小心翼翼牽著媳婦的手,遠遠的站在我的前面。袋子里一把大蔥就這樣隨意地露著半截身子在外面。我給他打了招呼,他也挺意外,隨便寒暄幾句,卻更多在照顧身后一臉甜蜜的女人。真是幸福的新婚小兩口,才買了新車,卻還是擠著公交逛超市。挺招人羨慕的,兩個人的小日子嘛。 到了換車的地點,與P告別,匆匆下車,換乘另一路公交。車上接到S電話,告訴我已經聯系好了明天有車可以直接搭到單位,這才發現自己全然忘記了要加班的事情。挺幸運的,雖然每個周末要早早頂著寒風去單位,但不管是兩個輪子的電單車,還是四個輪子的順風車,總還是不用花好幾個小時和老頭老太在站臺上斗智斗勇,一路換公交去上班。突然想起了曾經自己一個人騎滑板車去上班還迷路的囧事、5年的加班生涯,每個項目里日夜陪伴打氣的戰友們,一起苦逼的那些年,曾經單調叫苦不迭的日子,全部都是充實的。 到了,車門打開,看見兩個銀發的老人牽手在站臺上張望,不知道他們在接晚歸的孫孩,還是要乘車一同歸家,我想等我老了也不要忘記這份親昵,我也牢牢牽著我家白了頭的老頭子去遛彎,即使他還是一路都在和我爭吵。廣場大媽也都陸敘散場了,個個容光煥發精神飽滿反倒襯得我心事重重。想起今天G見我的第一眼就問我,你怎么了,你不開心。一整天時間,其實我沒有告訴他,僅只是很多人來了,很多人又走了,可是心里這點情緒,卻連我自己都沒法說清。 回家的樓道,漆黑中看見一張熟悉的臉,其實挺討厭樓下的狗,在我們無比期待胖子能夠回來的時候,它偏偏和胖子有一張那么相似的臉。壞狗狗,我又想胖子了。 其實,這一路上, 想起很多人,就為了不想你。 回家,哪怕是暴風雪 文/萬樹搖風 山東半島的氣象其實是有些怪的。 青島極少有雪,而煙臺、威海就是個大“雪窩子”。細心的人看看電視、讀讀報,都會發現這一異殊氣象。多少年了,都是這樣的。 于是,讓我想起了1962年——50多年啦。時光如梭!——我去讀書的那間“勞動大學”就在威海,在離我的老家不到八里路的昌陽農場。1962,那還是三年的“自然災害”沒有完全過去的年代,“勞動大學”又是個半工半讀的“試驗體制”,學生們的勞動強度很大,學校法定的糧食吃不飽,但也餓不死。 我所以去讀這間學校,是因為它不要錢;不但不要錢,還管飯、管住,每個月給兩塊錢的零花錢。1962年,對于一個17歲的少年,這就算是個不錯的生存空間了。 冬天了,沒有“工”,只有“讀”。豈不知“讀”讓身體的各個零部件都特別敏感。零度以下的宿舍墻上結了霜花沒什么可怕,有一床棉被加上蓋在被外的棉衣,哆嗦一會兒也就入睡了;晚上停電也沒什么可怕,有用墨水瓶做的油燈,一燈如豆仍能讀書寫字、學友閑話;惟有這肚子,總在饑腸轆轆的狀態里提醒你要吃點兒什么才好。學校的伙食是定量,吃完你那一份就沒了。有點兒機動票(飯票)月初就讓我“機動”了…… 吃點兒什么呢?什么也沒有得吃。大家只有捱著。不過,我卻有辦法:回家。回八里外的老家。老家有我的大媽,有我的鄉里鄉親,有揭開鍋就是熱氣騰騰的烀餅子,煮地瓜,就著自家腌的蘿卜咸菜。老家的飯,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管飽。 所以,周六回家,對于總是在提醒我的這肚子,就是另一門“功課”。 那個周六已經落了一天的雪。校園里的積雪足足有一尺深。我有些犯愁,這么大的雪還回不回老家?想想若是不回家,又得捱著半饑半餓地一個星期讀書。這可真受不了哇!我二話沒說,找了圍巾圍住脖頸,就沖進了暴雪里。 暴雪。這是真正的暴雪。鵝毛大的雪片被大風呼嘯著,鋪天蓋地一片混沌,根本看不清幾步外的路。何況,大雪把山河道路染成一色的白,走不好,連方向都難辨。 然而,我還是要回家。我要找飯吃啊。 學校在高崗上,崗下的雪,就沒了膝蓋。我不管。深一腳淺一腳地朝回家的路上奔。大概的方向我知道,何況,雪掩的路還有些形狀。卻不想,走著走著,看著一大片平地,只一下子蹬空,我就全身一歪,埋進了深雪中…… 這是一個大野里的深坑,雪把我埋住了,好深好深。但那雪卻透著一種清新,甚至有著清芬……我撲騰了幾下,終于找到了堅實的坑底,雖然有些慌恐,卻摸著了溝沿,幾次幾次,很艱難地爬上了路沿,坐在雪中,淚已經流下來了……好大的暴雪。好餓的肚子。看著天地茫茫,老家還很遠,我是退回學校?還是繼續回家?這真成了個問題。但饑餓再次戰勝了猶豫,我決定回家找飯吃!那個時代,飯比什么都重要。 雪很深,每一步都很艱難,一步,一步,踏著一尺多深的大雪,迎著狂風,天漆黑時我推開大媽的家門,大媽看我成了一個雪人,她驚慌地邊給我掃雪邊喊著我的小名說:你看看。你看看。把孩子折騰成什么樣兒啦!…… 揭開熱氣騰騰噴著飯香的大鍋,我的淚再一次涌出:心和胃,一起抽搐著疼痛…… 難忘的、難忘的1962年的大雪。 回家 文/朱自力 小時候,我家在一個叫瓦房的村莊。出生在豫皖交界處,成長在瓦房的大舅家。似乎,從來到這個世界,家就給了我無限煩惱。從滿月到6周歲,瓦房像胎記一樣印刻在我的記憶里。那個院落,那幾間房子,那幾個人,那些泥巴路,那些莊稼地,成為我對家最原始的認識。生命,在這種認識里前行;幸福,在家的炊煙中蔓延。 念小學時,我回到一個叫朱營的村莊。父親告訴我,這就是你的家。在我混沌的意識里,對家的排斥演繹成對校園的恐懼。我不愿意去學校,我討厭這個像家一樣陌生的地方。父親,試圖用巴掌來征服我,他的急迫和粗魯使得我更加痛恨和詛咒這個家。于是,逃學和離家出走成為那些年里我和他對抗的方式。最終,他對我無可奈何。 行走在從學校到家的路上,我開始對家有了認識。我想,它就是一個圓點、祖輩的勞作、人與人情感的傳遞和寄托,都在這個圓點和被圓點拴住的思念里。一座座院落在村莊里排列,一戶戶人家,在院落里朝夕相處。村莊和村莊之間,院落和院落之間,家與家之間,聯系著鄉村的喜怒哀樂。 那些年,我的行走和視線基本上都在這個家里。家,就像一個個標點符號,它為我和家人的言語交談和生息勞作提供了場所。家,在時光和歲月的流逝里讓我和伙伴們從田野、河流、書本和親情里尋找著它的方向。我們努力尋找著,也在迷茫著。對于回家,盡管每次都是驚恐萬分和極不情愿,但我還是在家的懷抱里感受到了溫暖和幸福。 后來,我到了念初中的鎮子,去了讀高中的縣城,定居在上大學的城市。這些,使得家離我越來越遠,變得越來越小。我學會在陌生的地方,去熟悉身邊的一切,包括家。我母親,卻開始在我城市的家里,不情愿地被習慣和規則陌生著。 母親常常會對我訴說家的點滴。她記得莊稼的播種和收獲時節,會在逢年過節里思念老家的親戚。說起莊稼和村莊,會有一種力量在言語和精神里騰起。母親說,這里的生活太孤單了,我想去田里走走,想吃罷飯去和鄰居說話聊天。 我無語,我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我想,我的母親只有一個家,就是那個有著莊稼、庭院和墳地的村莊。我想,我有著兩個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鄉村和城市。我想,我孩子的家呢?他從出生到成長和生活都在這一座城市里,他也只有一個家。 家,到底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想知道。回家,路在何方?我想家,想回家。 回家的路有多遠 文/夢雪 離開家興已經很多年了,記憶也開始變得有些模糊,就連嗅覺也不在那樣的敏銳…… 雖然心中還依稀的記得家鄉的一草一木,還記得寒冬里的漫天飛雪,蕭瑟的北風,滴水成冰的嚴寒…但卻好像是忘記了皚皚白雪那清爽的味道…那涼絲絲的愜意…… 因為曾經有太多傷痛的記憶留在了故鄉,所以便不肯常常的回首,因為怕勾起以往的傷痛……揭開那些埋在心底里的傷疤。 雖然不想回首,雖然不想再讓思緒回到過去,但是記憶的閘門卻時常的悄然開啟;常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然的回顧…回到故鄉的夢中… 回到苦澀的童年,回到夢魘般的年少深刻,回到苦澀的往昔歲月,常常會在夢中看到奶奶,看到她在追問自己去了哪里,怎么很久都沒有看到自己了…… 夢到喜歡自己的姥姥,夢到媽媽,夢到她們依然健康的生活著。 可是醒來之后,一切都化作了烏有,能留下的只是枕邊的一片淚痕。于是,便不想再去回憶,只身在外漂泊的日子里,自己便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孤獨,學會了把痛苦埋在心里,學會了把苦澀的淚水咽到肚子里。 學會了讓淚水在心底融化,學會了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繼續走。學會了有任何的傷痛都不會對人講述,學會了獨自的承擔心中的痛苦。 生活的磨礪,讓以往那個柔弱的自己,不在嬌柔。而在自己柔弱的外表之內,卻早已是千瘡百孔的歷練與堅強。 自己把童年的往事深深的埋在了心底,塵封起了哪些不堪回首的記憶……雖然自己已經學會了堅強,雖然自己已經學會了勇敢,雖然自己已經不在懼怕生活中的任何坎坎坷坷…… 但是,堅強的內心里還有一點點柔弱的地方,那就是鄉情。時常會在自己的腦海里浮現……想家……回家…… 其實看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是在自己的心中,為什么又常常會有那么多的顧慮那!!!!是自尊?是虛榮心? 因為自己總想過的好一點,好一點再回家。一等就是二十年!回家的路還有多遠???也許在明年……或許在…… >>>更多美文:好文章

有人問:兩個人的關系,是怎么變淡的? 我給不出答案,哪怕我已經失去了很多朋友。 看過一個漫畫: 兩只蛋在沒有孵化前,是一對很好的朋友,它們相依為命,無話不談。三個月后,它們分別孵化成鱷魚和小鳥。 雖然它們感情基礎很穩定,但是在一起相處很吃力。 小鳥喜歡吃蟲,鱷魚喜歡吃肉;鱷魚成天在水里,小鳥成天在岸邊。 時間久了,兩個人沒有話說,便慢慢遠離。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要走的路,當初因為某件事相識的你們,最后未必能走到圓滿。 只因人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像荷包蛋一樣,攪拌攪拌,就能聚在一起了。 突然地相逢,突然地離別,沒有爭吵,就這樣漸行漸遠,成年人的默契,就是心照不宣的遠離。 成年人的世界,沉默代表著結束。 前幾天有好友問我說:為什么感覺你現在越來越沉默了? 我思考了很久回復:“有時候不是不想說話,而是怕跟那個人沒有了共同語言,偶爾寒暄幾句,只剩下滿屏的尷尬,為了避免尬聊,干脆不說了。保持沉默,互相安靜,不再打擾,這樣的感覺很好。” 身邊的好友都有共鳴,覺得社交越來越冷淡。 不發動態,不想點贊,屏蔽朋友圈,慢慢隱藏真實的自己,對身邊的事情越來越沒有興趣。 曾經朋友圈是個熱鬧的社交地,現在成了“沉默”的代名詞,一下子都集體消失了。 你看,這是不是很像我們長大的過程。 小時候,爸爸帶你去了游樂場,你到了學校到處跟同學炫耀;同學背了一個很炫酷的書包,你到家了會跟媽媽說。 后來,你經歷多了,見的人多了,說話不再口無遮攔,沒有了好奇心,你也會慢慢遠離一些人和事。 你一邊想讓別人了解你,一邊又給自己戴上面具。 好友跟你說今天過得很不開心,但他在睡覺前發了一條很熱血的朋友圈,你看見后,忍不住笑了出來。 也許朋友圈和我們,都成熟了。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沉默成了一種方式,卻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 就像那天地江湖日月,不留不念不說話,我們互不打擾,各自逍遙。 你上次拉黑好友的原因是什么? 小張拉黑了認識了10年的好友笑笑,因為買賣關系。 讀高中那會兒,她們都是走讀生,晚上下自習都是結伴回家。她們考了同一所大學,讀了同一個專業,最后同一天畢業。 她們在彼此的婚禮上,都給了雙方最真摯的祝福。 但最后小張還是拉黑了笑笑。 笑笑這兩年一直在做微商,小張也在她手上買了很多東西,加起來也有上萬了。 可笑笑隔三差五就跟小張推薦,小張實在是受不了了,就說:“等我用完再買。” 笑笑說:“這個月我就差這點業績了,你不幫我誰幫我。” 小張直接拒絕了。 沒想到,笑笑開始翻舊賬,為了錢,賣掉了好友之間的信任,為了一點利益露出真面目。 越了解,越扎心,越在乎,越受傷。 一味付出和一味索取的友情,注定不能長久,真的是,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認清朋友。 一個人在低谷期,最能看清世態人情,成年人的友情都是易碎品,珍惜為你雪中送炭的人。 曾經是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送;如今是日后山高水遠,我們再也無關。 其實人不復雜,不過就是一朵云推動著另一朵云,那個能來到你身邊的人,都是舉著一盞燈,與你相逢。 最好的關系是至真至簡,坦蕩的真誠遠比虛偽的聰明重要,重情重意遠比世態涼薄更暖人。 有句話說:“隔天涯之遙而不生疏,居咫尺之地而不狎昵。” 用真心得到的感情,無論距離歲月如何,也依然長久而深情。 有人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有幸為友,真心對待;不幸分開,各自安好。 面對走散,接受是最好的溫柔,不管是接受一個人的出現,還是接受一個人的形同陌路。 成年人的友情,都是階段性的,殊途同歸是偶然,背道而馳才是常態,不必太在意,這原本就是真實的人生。 你我在人海中相遇,終究要歸還給人海的。 如果有幸重逢,但愿我還是個合格的朋友,不會莽撞,不會尷尬。 如果不能,那祝你余生過得盡興。 >>>更多美文:感悟人生

我不變我記住, 我交給我看見。 你想起你知道, 你走過你尋找。 看明月說大海, 問小鳥笑白云。 煮飯看電視, 指田上數春天。 >>>更多美文:自創詩

AAWR18EW58WF


踏輕脆皮豬VS楊梅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踏輕脆皮豬VS台北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極致脆皮豬:肉質軟嫩 VS 皮脆肉多

arrow
arrow

    e62y9r4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